跳转至

32 路由机制:请求到底怎么走,它说了算(上)

作为 dubbo-cluster 模块分析的第二课时,本课时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dubbo-cluster 模块中涉及的另一个核心概念—— Router。

Router 的主要功能就是根据用户配置的路由规则以及请求携带的信息,过滤出符合条件的 Invoker 集合,供后续负载均衡逻辑使用 。在上一课时介绍 RegistryDirectory 实现的时候,我们就已经看到了 RouterChain 这个 Router 链的存在,但是没有深入分析,下面我们就来深入 Router 进行分析。

RouterChain、RouterFactory 与 Router

首先我们来看 RouterChain 的核心字段。

  • invokers(List\<T>> 类型):当前 RouterChain 对象要过滤的 Invoker 集合。我们可以看到,在 StaticDirectory 中是通过 RouterChain.setInvokers() 方法进行设置的。
  • builtinRouters(List<Router> 类型):当前 RouterChain 激活的内置 Router 集合。
  • routers(List<Router> 类型):当前 RouterChain 中真正要使用的 Router 集合,其中不仅包括了上面 builtinRouters 集合中全部的 Router 对象,还包括通过 addRouters() 方法添加的 Router 对象。

在 RouterChain 的构造函数中,会在传入的 URL 参数中查找 router 参数值,并根据该值获取确定激活的 RouterFactory,之后通过 Dubbo SPI 机制加载这些激活的 RouterFactory 对象,由 RouterFactory 创建当前激活的内置 Router 实例,具体实现如下:

private RouterChain(URL url) {
    // 通过ExtensionLoader加载激活的RouterFactory
    List<RouterFactory> extensionFactories = ExtensionLoader.getExtensionLoader(RouterFactory.class)
            .getActivateExtension(url, "router");
    // 遍历所有RouterFactory,调用其getRouter()方法创建相应的Router对象
    List<Router> routers = extensionFactories.stream()
            .map(factory -> factory.getRouter(url))
            .collect(Collectors.toList());
    initWithRouters(routers); // 初始化buildinRouters字段以及routers字段
}
public void initWithRouters(List<Router> builtinRouters) {
    this.builtinRouters = builtinRouters;
    this.routers = new ArrayList<>(builtinRouters);
    this.sort(); // 这里会对routers集合进行排序
}

完成内置 Router 的初始化之后,在 Directory 实现中还可以通过 addRouter() 方法添加新的 Router 实例到 routers 字段中,具体实现如下:

public void addRouters(List<Router> routers) {
    List<Router> newRouters = new ArrayList<>();
    newRouters.addAll(builtinRouters); // 添加builtinRouters集合
    newRouters.addAll(routers); // 添加传入的Router集合
    CollectionUtils.sort(newRouters); // 重新排序
    this.routers = newRouters;
}

RouterChain.route() 方法会遍历 routers 字段,逐个调用 Router 对象的 route() 方法,对 invokers 集合进行过滤,具体实现如下:

public List<Invoker<T>> route(URL url, Invocation invocation) {
    List<Invoker<T>> finalInvokers = invokers;
    for (Router router : routers) { // 遍历全部的Router对象
        finalInvokers = router.route(finalInvokers, url, invocation);
    }
    return finalInvokers;
}

了解了 RouterChain 的大致逻辑之后,我们知道 真正进行路由的是 routers 集合中的 Router 对象 。接下来我们再来看 RouterFactory 这个工厂接口,RouterFactory 接口是一个扩展接口,具体定义如下:

@SPI
public interface RouterFactory {
    @Adaptive("protocol") // 动态生成的适配器会根据protocol参数选择扩展实现
    Router getRouter(URL url);
}

RouterFactory 接口有很多实现类,如下图所示:

Drawing 0.png

RouterFactory 继承关系图

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介绍下每个 RouterFactory 实现类以及对应的 Router 实现对象。Router 决定了一次 Dubbo 调用的目标服务,Router 接口的每个实现类代表了一个路由规则,当 Consumer 访问 Provider 时,Dubbo 根据路由规则筛选出合适的 Provider 列表,之后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再次进行筛选。Router 接口的继承关系如下图所示:

Drawing 1.png

Router 继承关系图

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介绍 RouterFactory 以及 Router 的具体实现。

ConditionRouterFactory&ConditionRouter

首先来看 ConditionRouterFactory 实现,其扩展名为 condition,在其 getRouter() 方法中会创建 ConditionRouter 对象,如下所示:

public Router getRouter(URL url) {
    return new ConditionRouter(url);
}

ConditionRouter 是基于条件表达式的路由实现类,下面就是一条基于条件表达式的路由规则:

host = 192.168.0.100 => host = 192.168.0.150

在上述规则中,=>之前的为 Consumer 匹配的条件,该条件中的所有参数会与 Consumer 的 URL 进行对比,当 Consumer 满足匹配条件时,会对该 Consumer 的此次调用执行 => 后面的过滤规则。

=> 之后为 Provider 地址列表的过滤条件,该条件中的所有参数会和 Provider 的 URL 进行对比,Consumer 最终只拿到过滤后的地址列表。如果 Consumer 匹配条件为空,表示 => 之后的过滤条件对所有 Consumer 生效,例如:=> host != 192.168.0.150,含义是所有 Consumer 都不能请求 192.168.0.150 这个 Provider 节点。如果 Provider 过滤条件为空,表示禁止访问所有 Provider,例如:host = 192.168.0.100 =>,含义是 192.168.0.100 这个 Consumer 不能访问任何 Provider 节点。

ConditionRouter 的核心字段有如下几个。

  • url(URL 类型):路由规则的 URL,可以从 rule 参数中获取具体的路由规则。
  • ROUTE_PATTERN(Pattern 类型):用于切分路由规则的正则表达式。
  • priority(int 类型):路由规则的优先级,用于排序,该字段值越大,优先级越高,默认值为 0。
  • force(boolean 类型):当路由结果为空时,是否强制执行。如果不强制执行,则路由结果为空的路由规则将会自动失效;如果强制执行,则直接返回空的路由结果。
  • whenCondition(Map\ 类型):Consumer 匹配的条件集合,通过解析条件表达式 rule 的 => 之前半部分,可以得到该集合中的内容。
  • thenCondition(Map\ 类型):Provider 匹配的条件集合,通过解析条件表达式 rule 的 => 之后半部分,可以得到该集合中的内容。

在 ConditionRouter 的构造方法中,会根据 URL 中携带的相应参数初始化 priority、force、enable 等字段,然后从 URL 的 rule 参数中获取路由规则进行解析,具体的解析逻辑是在 init() 方法中实现的,如下所示:

public void init(String rule) {
    // 将路由规则中的"consumer."和"provider."字符串清理掉
    rule = rule.replace("consumer.", "").replace("provider.", "");
    // 按照"=>"字符串进行分割,得到whenRule和thenRule两部分
    int i = rule.indexOf("=>"); 
    String whenRule = i < 0 ? null : rule.substring(0, i).trim();
    String thenRule = i < 0 ? rule.trim() : rule.substring(i + 2).trim();
    // 解析whenRule和thenRule,得到whenCondition和thenCondition两个条件集合
    Map<String, MatchPair> when = StringUtils.isBlank(whenRule) || "true".equals(whenRule) ? new HashMap<String, MatchPair>() : parseRule(whenRule);
    Map<String, MatchPair> then = StringUtils.isBlank(thenRule) || "false".equals(thenRule) ? null : parseRule(thenRule);
    this.whenCondition = when;
    this.thenCondition = then;
}

whenCondition 和 thenCondition 两个集合中,Key 是条件表达式中指定的参数名称(例如 host = 192.168.0.150 这个表达式中的 host)。ConditionRouter 支持三类参数:

  • 服务调用信息,例如,method、argument 等;
  • URL 本身的字段,例如,protocol、host、port 等;
  • URL 上的所有参数,例如,application 等。

Value 是 MatchPair 对象,包含两个 Set 类型的集合—— matches 和 mismatches。在 使用 MatchPair 进行过滤 的时候,会按照下面四条规则执行。

  1. 当 mismatches 集合为空的时候,会逐个遍历 matches 集合中的匹配条件,匹配成功任意一条即会返回 true。这里具体的匹配逻辑以及后续 mismatches 集合中条件的匹配逻辑,都是在 UrlUtils.isMatchGlobPattern() 方法中实现,其中完成了如下操作:如果匹配条件以 "$" 符号开头,则从 URL 中获取相应的参数值进行匹配;当遇到 "" 通配符的时候,会处理""通配符在匹配条件开头、中间以及末尾三种情况。
  2. 当 matches 集合为空的时候,会逐个遍历 mismatches 集合中的匹配条件,匹配成功任意一条即会返回 false。
  3. 当 matches 集合和 mismatches 集合同时不为空时,会优先匹配 mismatches 集合中的条件,成功匹配任意一条规则,就会返回 false;若 mismatches 中的条件全部匹配失败,才会开始匹配 matches 集合,成功匹配任意一条规则,就会返回 true。
  4. 当上述三个步骤都没有成功匹配时,直接返回 false。

上述流程具体实现在 MatchPair 的 isMatch() 方法中,比较简单,这里就不再展示。

了解了每个 MatchPair 的匹配流程之后,我们来看 parseRule() 方法是如何解析一条完整的条件表达式,生成对应 MatchPair 的,具体实现如下:

private static Map<String, MatchPair> parseRule(String rule) throws ParseException {
    Map<String, MatchPair> condition = new HashMap<String, MatchPair>();
    MatchPair pair = null;
    Set<String> values = null;
    // 首先,按照ROUTE_PATTERN指定的正则表达式匹配整个条件表达式
    final Matcher matcher = ROUTE_PATTERN.matcher(rule);
    while (matcher.find()) { // 遍历匹配的结果
        // 每个匹配结果有两部分(分组),第一部分是分隔符,第二部分是内容
        String separator = matcher.group(1); 
        String content = matcher.group(2);
        if (StringUtils.isEmpty(separator)) { // ---(1) 没有分隔符,content即为参数名称
            pair = new MatchPair();
            // 初始化MatchPair对象,并将其与对应的Key(即content)记录到condition集合中
            condition.put(content, pair); 
        }
        else if ("&".equals(separator)) { // ---(4)
            // &分隔符表示多个表达式,会创建多个MatchPair对象
            if (condition.get(content) == null) {
                pair = new MatchPair();
                condition.put(content, pair)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pair = condition.get(content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else if ("=".equals(separator)) { // ---(2) 
            // =以及!=两个分隔符表示KV的分界线
            if (pair == null) {
                throw new ParseException("...""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values = pair.matches;
            values.add(content);
        }else if ("!=".equals(separator)) { // ---(5)
            if (pair == null) {
                throw new ParseException("..."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values = pair.mismatches;
            values.add(content);
        }else if (",".equals(separator)) { // ---(3)
            // 逗号分隔符表示有多个Value值
            if (values == null || values.isEmpty()) {
                throw new ParseException("..."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values.add(content);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throw new ParseException("...");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condition;
}

介绍完 parseRule() 方法的实现之后,我们可以再通过下面这个条件表达式示例的解析流程,更深入地体会 parseRule() 方法的工作原理:

host = 2.2.2.2,1.1.1.1,3.3.3.3 & method !=get => host = 1.2.3.4

经过 ROUTE_PATTERN 正则表达式的分组之后,我们得到如下分组:

2.png

Rule 分组示意图

我们先来看 => 之前的 Consumer 匹配规则的处理。

  1. 分组 1 中,separator 为空字符串,content 为 host 字符串。此时会进入上面示例代码展示的 parseRule() 方法中(1)处的分支,创建 MatchPair 对象,并以 host 为 Key 记录到 condition 集合中。
  2. 分组 2 中,separator 为 "=" 空字符串,content 为 "2.2.2.2" 字符串。处理该分组时,会进入 parseRule() 方法中(2) 处的分支,在 MatchPair 的 matches 集合中添加 "2.2.2.2" 字符串。
  3. 分组 3 中,separator 为 "," 字符串,content 为 "3.3.3.3" 字符串。处理该分组时,会进入 parseRule() 方法中(3)处的分支,继续向 MatchPair 的 matches 集合中添加 "3.3.3.3" 字符串。
  4. 分组 4 中,separator 为 "&" 字符串,content 为 "method" 字符串。处理该分组时,会进入 parseRule() 方法中(4)处的分支,创建新的 MatchPair 对象,并以 method 为 Key 记录到 condition 集合中。
  5. 分组 5 中,separator 为 "!=" 字符串,content 为 "get" 字符串。处理该分组时,会进入 parseRule() 方法中(5)处的分支,向步骤 4 新建的 MatchPair 对象中的 mismatches 集合添加 "get" 字符串。

最后,我们得到的 whenCondition 集合如下图所示:

3.png

whenCondition 集合示意图

同理,parseRule() 方法解析上述表达式 => 之后的规则得到的 thenCondition 集合,如下图所示:

1.png

thenCondition 集合示意图

了解了 ConditionRouter 解析规则的流程以及 MatchPair 内部的匹配原则之后,ConditionRouter 中最后一个需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它的 route() 方法了。

ConditionRouter.route() 方法首先会尝试前面创建的 whenCondition 集合,判断此次发起调用的 Consumer 是否符合表达式中 => 之前的 Consumer 过滤条件,若不符合,直接返回整个 invokers 集合;若符合,则通过 thenCondition 集合对 invokers 集合进行过滤,得到符合 Provider 过滤条件的 Invoker 集合,然后返回给上层调用方。ConditionRouter.route() 方法的核心实现如下:

public <T> List<Invoker<T>> route(List<Invoker<T>> invokers, URL url, Invocation invocation)
        throws RpcException {
    ... // 通过enable字段判断当前ConditionRouter对象是否可用
    ... // 当前invokers集合为空,则直接返回
    if (!matchWhen(url, invocation)) { // 匹配发起请求的Consumer是否符合表达式中=>之前的过滤条件
        return invokers;
    }
    List<Invoker<T>> result = new ArrayList<Invoker<T>>();
    if (thenCondition == null) { // 判断=>之后是否存在Provider过滤条件,若不存在则直接返回空集合,表示无Provider可用
        return result;
    }
    for (Invoker<T> invoker : invokers) { // 逐个判断Invoker是否符合表达式中=>之后的过滤条件
        if (matchThen(invoker.getUrl(), url)) {
            result.add(invoker); // 记录符合条件的Invoker
        }
    }
    if (!result.isEmpty()) {
        return result;
    } else if (force) { // 在无Invoker符合条件时,根据force决定是返回空集合还是返回全部Invoker
        return result;
    }
    return invokers;
}

ScriptRouterFactory&ScriptRouter

ScriptRouterFactory 的扩展名为 script,其 getRouter() 方法中会创建一个 ScriptRouter 对象并返回。

ScriptRouter 支持 JDK 脚本引擎的所有脚本,例如,JavaScript、JRuby、Groovy 等,通过 type=javascript 参数设置脚本类型,缺省为 javascript。下面我们就定义一个 route() 函数进行 host 过滤:

function route(invokers, invocation, context){
    var result = new java.util.ArrayList(invokers.size()); 
 var targetHost = new java.util.ArrayList();
 targetHost.add("10.134.108.2"); 
 for (var i = 0; i < invokers.length; i) {  // 遍历Invoker集合
        // 判断Invoker的host是否符合条件
  if(targetHost.contains(invokers[i].getUrl().getHost())){
   result.add(invokers[i]);
  }
 }
 return result;
}
route(invokers, invocation, context)  // 立即执行route()函数

我们可以将上面这段代码进行编码并作为 rule 参数的值添加到 URL 中,在这个 URL 传入 ScriptRouter 的构造函数时,即可被 ScriptRouter 解析。

ScriptRouter 的 核心字段 有如下几个。

  • url(URL 类型):路由规则的 URL,可以从 rule 参数中获取具体的路由规则。
  • priority(int 类型):路由规则的优先级,用于排序,该字段值越大,优先级越高,默认值为 0。
  • ENGINES(ConcurrentHashMap\ 类型):这是一个 static 集合,其中的 Key 是脚本语言的名称,Value 是对应的 ScriptEngine 对象。这里会按照脚本语言的类型复用 ScriptEngine 对象。
  • engine(ScriptEngine 类型):当前 ScriptRouter 使用的 ScriptEngine 对象。
  • rule(String 类型):当前 ScriptRouter 使用的具体脚本内容。
  • function(CompiledScript 类型):根据 rule 这个具体脚本内容编译得到。

在 ScriptRouter 的构造函数中,首先会初始化 url 字段以及 priority 字段(用于排序),然后根据 URL 中的 type 参数初始化 engine、rule 和 function 三个核心字段 ,具体实现如下:

public ScriptRouter(URL url) {
    this.url = url;
    this.priority = url.getParameter(PRIORITY_KEY, SCRIPT_ROUTER_DEFAULT_PRIORITY);
    // 根据URL中的type参数值,从ENGINES集合中获取对应的ScriptEngine对象
    engine = getEngine(url);
    // 获取URL中的rule参数值,即为具体的脚本
    rule = getRule(url);
    Compilable compilable = (Compilable) engine;
    // 编译rule字段中的脚本,得到function字段
    function = compilable.compile(rule);
}

接下来看 ScriptRouter 对 route() 方法的实现,其中首先会创建调用 function 函数所需的入参,也就是 Bindings 对象,然后调用 function 函数得到过滤后的 Invoker 集合,最后通过 getRoutedInvokers() 方法整理 Invoker 集合得到最终的返回值。

public <T> List<Invoker<T>> route(List<Invoker<T>> invokers, URL url, Invocation invocation) throws RpcException {
    // 创建Bindings对象作为function函数的入参
    Bindings bindings = createBindings(invokers, invocation);
    if (function == null) {
        return invokers;
    }
    // 调用function函数,并在getRoutedInvokers()方法中整理得到的Invoker集合
    return getRoutedInvokers(function.eval(bindings));
}
private <T> Bindings createBindings(List<Invoker<T>> invokers, Invocation invocation) {
    Bindings bindings = engine.createBindings();
    // 与前面的javascript的示例脚本结合,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在Bindings中为脚本中的route()函数提供了invokers、Invocation、context三个参数
    bindings.put("invokers", new ArrayList<>(invokers));
    bindings.put("invocation", invocation);
    bindings.put("context", RpcContext.getContext());
    return bindings;
}

总结

本课时重点介绍了 Router 接口的相关内容。首先我们介绍了 RouterChain 的核心实现以及构建过程,然后讲解了 RouterFactory 接口和 Router 接口中核心方法的功能。接下来,我们还深入分析了 ConditionRouter 对条件路由功能的实现,以及 ScriptRouter 对脚本路由功能的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