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56 御剑流:一击必杀,万剑归心

在前文《江湖路》中我找到的路是一条 “ 战场升级,技能升维 ” 之路,技能与战场的升维演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。进入了升级后的战场,也需要升维后的技能模型,那我们该如何从旧有的技能模型进行升维演化呢?

我想还是用一些形象点的武功招式来类比说明。

拔刀斩

拔,提手旁,喻义需要亲自拔刀动手。

而拔刀术源自日本古武道,其核心思想便是一击必杀,利用瞬间高速的拔刀攻击对敌人造成出其不意的打击。其讲究的是快,也即速度和锋利度。

武士不断修行拔刀术,力求一击杀敌,而程序员学习和练习编程的过程也是类似的。最终,你的编程技能到达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,就是看它的锋利度,即面临一个个程序问题能否一刀见血,一击必杀。

刚入门的程序员上线发布碰到了一个问题,抓耳挠腮,冥思苦想,加班加点终不得解。于是跑来向你这个高级程序员请教,此时时钟指向了凌晨一点。你放下手中刚泡好正准备吃的方便面,一支燃烧着的半截烟头挂在你的指尖。你犹豫了一下:是猛抽两口还是灭掉烟头去处理这个紧急问题?

最终,你终究不舍地把半截烟头小心地放在方便面盒边沿,再用塑料的方便面叉把面盖和烟头一起固定住。然后,你挽起了袖子走到这个年轻程序员的电脑前,迅速扫了几眼报错的错误日志,再调出你心爱的 vi 编辑器,噼里啪啦地改动了几行代码,保存,关闭,再重新构建,发布。电脑黑底白字的界面不停地滚动着,你已站起身向散发着两种味道的方便面走去,并回头轻轻对年轻程序员说了声:可以了。

这就是你向年轻程序员展示你的拔刀术,问题一斩而绝。好吧,这是一种诡异的优雅,似乎任何问题对于电影里的程序员而言,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上几行代码都能解决。但现实中大部分时候都比看上去要更困难一些,真实世界的拔刀术和动漫《浪客剑心》里剑心的 “天翔龙闪” 相比,终归显得笨拙了许多。

而拔刀术正是我们第一阶段的技能模型,在我们追求 “天翔龙闪” 的境界时,看上去并不遥远,但越走到后面,却越来越慢了,似乎永远也到不了,这就是已经进入了第一阶技能的瓶颈区间了。

在瓶颈区中,进境缓慢近乎停滞,就可以尝试下技能升维 —— 从 “拔刀” 到 “御剑” —— 看能否在新的战场找到突破点。

御剑术

御,双人旁,喻义贴身教授与把控。

御剑术,这个招数的类比来自好多年前(我那会还读初中吧)玩过的一个电脑游戏——《仙剑奇侠传》,我记得这也是游戏里主角在第二阶段学会的技能。如果过去面临问题你需要拔刀解决,那这里的 “刀” 就是你的知识、技能和经验。那御剑术里的 “剑” 又是什么?

记得以前读过一篇关于高级程序员的文章,其中提出了一个组合三角的观点,先看下面这张图:

img

程序员成长阶段要求的帮助和提供的指导变化趋势示意图

图中蓝色三角区域表明,随着你从入门初级成长到高级程序员的过程中,需要得到的帮助和指导越来越少;而红色三角区域表明,你能提供的帮助和指导应该越来越多。所在,在前面那个想象的 “泡面拔刀” 的场景中,作为高级程序员的你,更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去指导年轻程序员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,而不是自己拔刀,唰唰两下搞定。

对,很多高级程序员都会以 “等把他教会,我自己早都搞定了” 为由,忍不住自己拔刀。理解、掌握并应用好一种知识和技巧是你的 “拔刀术”,但分享传递并教授指导这种知识和技巧才是 “御剑术”,而 “剑” 就是你面前更年轻、更初级的程序员。

曾经多少次面对年轻初级程序员交付的结果,我都有一种懊恼的心情,怀疑当初是不是该自己拔刀?那时就突然理解了驾校老司机为何总是满腔怒火地吼着:“让你松点离合,只松一点儿就好…”,而当初的我刚学开车时,一开始不是松少了,就是熄火了。

从 “拔刀术” 到 “御剑术”,其技能模型的招式和对象变化了,但本质框架却是类同的,这里的关键点是:如何剥离自我,通过他人来完成设计和实现,并达成解决问题的目标。

万剑诀

诀,言字旁,喻义以言引导,影响多于控制。

所有的程序员都是从修行 “拔刀术” 开始,但只有极少数人最终走到了剑心 “天翔龙闪” 的境界,所有未能突破的我们都进入了瓶颈停滞区。我们不断学习和练习,终于练到拔刀由心,收发自如,终成习惯,但要将这个技能升维,跨越战场,却正是需要打破这个习惯。

其中,从 “拔刀术” 到 “御剑术” 是习惯的打破;从 “御剑术” 到 “万剑诀” 则是量级的变化 。因而,“御剑术” 是修行 “万剑诀” 的必经之路。嗯,游戏里也是这么设定的。

“万剑诀” 正如其名,御万剑而破敌。回到现实中,这是一项高杠杆率的技能。而高杠杆率的活动包括:

  • 一个人可以同时影响很多人。
  • 一个人可以对别人产生长远的影响。
  • 一个人所提供的知识和技能,会对一群人的工作造成影响。

这就是 “万剑诀” 的核心要诀。应用到程序员修行之路上:如果走上同时影响多人的路线,这就是一条团队管理和领导者之路;如果走上影响长远的路线,你可能乐于分享、传授,这可能是一条布道师的路线;如果你通过提供知识和技能来影响其他一群人的工作,那么这可能是一条架构师的路线。

“万剑诀” 和 “御剑术” 的共通之处在于都以人为剑,观察、揣摩每把剑的特性,先养剑再御剑最后以诀引之。若 “拔刀术” 是自己实现的能力,那 “御剑术” 和 “万剑诀” 都是借助他人使之实现的自信和能力,只是后者相比而言规模更大,杠杆率更高。“万剑诀” 的重心在追求问题解决的覆盖面,而面临每个具体问题时就需要依赖每把剑的锋利度了。

另外,“御”之一字更着重了一层控制的含义,而 “诀” 之一字在于影响多于操控,这里面的关键点就是:剑本身的成熟度。不够成熟的剑只能 “御” 之,足够成熟的剑方能 “诀” 之。

走上 “万剑诀” 之路后,还能再领悟 “天翔龙闪” 的奥义么?也许这是时代演进让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,今天的程序江湖掌握了 “天翔龙闪” 奥义的 “神” 级程序员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传说,数十年前,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已不复再现。

拔刀术,是亲自动手斩杀问题,难处在于维度单一,后期进境陷入瓶颈停滞;御剑术,是指导他人解决问题,难处在于打破习惯,剥离自我;万剑诀,是借助他人使之实现,难处在于剑的养成。

它们的共通之处,都是基于长期的编程和工程训练,建立的系统化思维能力,创造模型来解决问题,而变化在于模型的适用对象不同,导致需要不停地调试合适的 “模型参数” 来适配问题,并且不论是技术框架还是人的 “模型参数” 都是在变化之中的。

最后,在你的技术升维演进转型路线上,你对这类变化的感受和认知是怎样的?欢迎留言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