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33 定义:阶梯与级别

从今天开始,咱们专栏会开启一个大家可能都比较感兴趣的主题: 程序员的职场阶梯,以及攀登阶梯的晋升博弈

任何种类的职场上升通道都是一个阶梯,但程序员的阶梯有何不同呢?

在程序员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,都会经历一个修炼成长、打怪升级的过程,而每个公司可能都会定义自己的升级阶梯。以 AT 为首的两大巨头,其对技术人员的级别定义在互联网业界比较公开。例如,阿里的程序员级别从 P4 到 P14,而腾讯则定义了五个大级别:从 T1 到 T5,并且 T4 之前的级别内部还会细分为若干小级别。

相对来说,腾讯的 5 个大级别与我自己一路走来经历的几个阶段感觉会比较匹配一些,而大级别之间的分界线也会更明显一些。我对升级阶梯的定义也是 5 个:初级、中级、高级、资深和专家。

至于对不同级别的定义,我选择了三个相对容易判断的维度:

  • 具备什么能力?
  • 解决什么问题?
  • 产生多大影响?

初级

初级,多属于刚入职场的新人。

一般刚从学校毕业的同学,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,能快速学习公司要求的常用开发技术、工具和框架,能理解所在的业务和产品领域,并按照设计要求来实现功能。他们通常都工作在系统中局部某个区域内,能独立或在有限指导下实现功能并解决该模块碰到的具体问题。

这个级别基本完成的都是螺丝钉级别的工作,影响很有限。但如果从这个阶段你就开始定期归纳总结这些局部的工作经验,不断优化工作内容,并能在团队小组内部做出分享,甚至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,那就说明你已经走上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通道。

刚入职场的同学,有本科,有硕士,还有博士,这有区别嘛?我个人感觉本科和硕士进入职场相差不大。当年我是硕士毕业,进入第一家公司算初级,本科算助理工程师,有一个小级别的差异,而薪酬待遇则相差无几。

那时腾讯也来学校宣讲,本科年薪 6 万,硕士 8 万,而博士 10 万。仅仅从年收入差距来看,读硕、读博似乎不是个划算的选择,可恰恰很多人选择读硕就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工作起点,而选择的标准也可能恰恰就是薪酬占据主导方面,这貌似是一个误区。

以前看过一期《奇葩说》,一个清华男从本科读到博士,跑去节目上说了半天就是为找什么工作而苦恼,惹得同为清华毕业的高晓松当场发飙,而同为点评嘉宾的蔡康永也说了句很中肯的“实在话”:

一直花时间求学,也许是为了拖延人生做决定的时间。

中级

中级,相对初级最大的质变在于:独立性。

初级同学经过两三年工作历练,对实现各种业务功能、开发规范流程都很熟练了,摆脱了对基本指导的依赖性,这时就进入了中级阶段。中级工程师已经能够独立承担开发任务,设计实现他们负责的系统模块,以及通过搜集有效信息、资料和汲取过往经验来解决自己工作范围内遇到的问题。

中级这个层面的基本要求就是: 完成动作、达成品质和优化效率,属于公司 “动作执行” 层面的中坚力量。观察下来,这个级别的工程师多数都能做到完成,但品质可能有瑕疵,效率上甚至也有很多无效耗散。不过,效率和品质总是在不断的迭代中去完善,自身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并向着下一个阶梯迈进。

不少同学卡在这一阶段,就是因为虽然不断在完成工作,但却没有去反思、沉淀、迭代并改进,从而导致自己一直停留在了不断的重复中。所以,在工作中要保持迭代与改进,并把你的经验分享给新来的初级同学,这样在未来之路你不仅会走得更快,而且也可能走得更轻松。

高级

高级,不仅要能独立完成工作,还要能独立负责。他们能独立负责一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或服务,并成为团队骨干或最重要的个人贡献者。

相比于中级,高级工程师在 “动作执行” 层面,不仅能独立完成高级难度的开发任务,而且在用户体验(品质提升)和性能优化(优化效率)方面还都能做出更全面的考量。也就是说,他们不仅仅可以把开发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,而且还能清晰地定义出多快、多好。比如,一个服务的响应时间 99.9% 是在 20 毫秒内,内存消耗最大不超过 1G,并发吞吐量 10000+/s,类似能用清晰的数据来定义服务品质和效率。

另外,高级别需要面对的问题就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技术问题了,他们需要结合业务特性去考虑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。熟悉业务领域内的应用系统架构以及各个部分使用的技术,能根据业务特性,合理进行分层设计,实现高效率、低成本的运维或运营。

初、中级别的能力提升与影响输出是通过经验的归纳总结与分享,那么高级则需要在经验这种偏个体特性的基础上,再进行抽象提炼,沉淀方法论。换言之,通过个人的经验,研究行业的优秀实践,再结合自身实践和逻辑推导,沉淀出切合现实的方法论,并在团队内部推广应用。

资深

资深,有深度和资历(即广度)两个层面,对应到职业生涯路线上,也有两个方向。

  • 资深工程师
  • 架构师

在偏基础研发、算法和特定技术复杂领域,会向 “资深工程师” 方向发展,属于深度优先。而在面向业务开发的领域,业务复杂度高于技术复杂度,则会向 “架构师” 方向发展,属于广度优先。

但无论深度还是广度,进入这个级别即说明你在特定领域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积累。这时你是作为相关领域的专家,深度参与和支持团队项目,在领域内进行关键的技术判断和决策,进而帮助团队项目或产品加速成功。在这个层次上,你面临的都是一些更复杂的、具备一些灰度(不是非此即彼,而是需要折中权衡)特性的问题,这时就需要你能够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多角度地深入理解问题,评估每种方案的收益、成本和潜在未来的长短期影响等。

这个层次的影响方面,除了经验分享和方法论沉淀,还有 产品团队 两个考虑维度:即使是做纯技术的东西,最终的影响也是通过技术产品来完成的;而另一方面则是团队的梯队建设、结构调整与协作优化,决定了团队外在表现。这两个维度,前者可能资深方向侧重多一些,后者则是架构师方向需要侧重思考实践的。

专家

专家,表明了某种领域的明确建立。

也许架构师和资深工程师也具备在特定细分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,说明他们和专家一样也有属于自己的领域,但这个领域还不算明确建立,它还需要有公认的影响力。公认影响力实际指一个范围,如果是公司的技术专家,那么范围就是公司或行业。

虽然以 “家” 冠名会让人感觉太高不可攀,遥不可及,但实际 “家” 也分大小:一般的 “大家” 可能属于稀世珍宝,举国稀有的,确实是遥不可及;但也有 “小家” ,相对来说就没那么遥远了。“大家”和“小家”的区别,就在于影响建立的范围大小。

影响力听起来可能很虚,那我换个相对实的角度来说说。作为一个 Java 程序员,在学习使用 Java 的过程中总有那么几个人,你不仅要去读他们的书还要去看并且使用他们写的代码,反正在 Java 这个领域你总是绕不过去。那么,这就是他们在这个领域实实在在的影响力,自然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。所以,专家可能就是“这个领域内你绕不过去的人”吧。

积累多年,建立体系,形成领域,他们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:面向未来不确定的战略问题。这就像机器学习用过去长期积累的数据,建立起一个模型,用来预测和判断未来。未来不可测,但建立好了一个领域体系后,当未来到来时,就可以很快地将新出现的信息加入到现有的领域体系中去,从而修正模型,做出快速地调整与决策。

最后,我借用鲁迅在《故乡》里说的一句名言:

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

前面定义出来的阶梯就是那很多人已经走过的路。不管现在走到了哪个阶段,我们都走在同样的路上,但会遇见自己不同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