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13 复杂度:如何利用数学推导对程序进行优化?

这一讲开始,我们进入到这个专栏“模块三 数据结构与算法”的学习,在这个模块,我们会重点学习数学与算法、代码之间的关系。

在一个程序开发的过程中,常常需要我们去关注程序的复杂度。这一讲,我们就先从复杂度出发,来看看数学的思想是如何应用在程序复杂度优化的。

程序的时间损耗

程序 就是计算机执行运算动作的指令,运算 就是对数据进行的处理。

例如,1+2 这样的加法运算,就是对两个数据 1 和 2 执行加法的处理。同样地,加法运算还可以针对更多的数据,比如 1+2+3+...+50,这就是对 1~50 这 50 个数据,执行加法运算的处理。

当我们用计算机指令,也就是程序,执行 1+2 这样的运算时,可能在毫秒,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结果。然而,当数据量变大时,执行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。

我们看一个例子,下面一段代码的任务,是给定一个正整数 n,计算从 1~n 之间所有整数之和。

import time
import sys
t1 = int(time.time()*1000000)
n = int(sys.argv[1])
result = 0
for i in range(n):
 result += i
t2 = int(time.time()*1000000)
print t2 - t1

我们对代码进行走读:

  • 第 4 行,记录了程序开始执行的毫秒级时间戳;
  • 第 5 行,得到输入参数 n;
  • 第 7~8 行,执行 1 加到 n 的循环求和;
  • 第 9 行,记录了程序结束计算的毫秒级时间戳;
  • 最后,第 10 行打印出程序执行的时间损耗。

当输入分别是 100、1000 和 10000 时,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:

Lark20201204-175328.png

由图可见,数据量越大,程序的时间损耗也就越大。

程序的复杂度

开发者在编写代码时,除了实际的时间损耗外,还有个重要概念就是 复杂度 。复杂度是衡量程序效率的重要指标,也是工程师的必备技能。

在实际工作中,通常会重点关注时间方面的复杂度,也叫时间复杂度。这一讲,我们为了简便行文,就把时间复杂度简称为复杂度。

从本质上来看,复杂度描述的是程序时间损耗和数据总量之间的变化关系

【例 1】我们先举一个例子说明,看下面这段代码:

a = [1,2,2,3,4,5]
result = 0
for i in range(len(a)):
 result += a[i]
print result

这段代码执行的内容是采用了一个 for 循环,来求 a 数组所有元素之和。

根据代码执行的顺序可知,第 1~2 行分别执行 1 次后,进入了第 3~4 行的 for 循环;这个 for 循环需要被反复执行 len(a) 次,也就是 6 次;最后,再执行 1 次第 5 行的代码。

可以估算出,程序执行的时间损耗为 t(总时间) = t(第1,2,5行) + 6t(第3,4行),更泛化的写法是 t=c+n×b。

其中 t 代表代码执行损耗的时间,c 和 b 分别是两个常数,而 n 是决定循环次数的数据量的大小。可见,随着 n 的变大,t 以线性的关系变大。

【例 2】我们再看一个例子,代码如下:

a = [1,2,2,3,4,5]
result = 0
result = a[0] + a[-1]
print result

这段代码计算的是数组 a 第一个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之和。

具体来看,第 1 行定义数组 a,第 2 行定义变量 result;第 3 行,直接取出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,并且求和;最后,第 4 行打印结果。

可以估算出,程序执行的时间损耗为 t(总时间) = t(第1,2,3,4行),更泛化的写法是 t = c。

其中 t 代表代码执行的时间损耗,c 是个与数组 a 大小无关的常数。可见,无论数组 a 的长度很大还是很小,执行的时间损耗都不会受到影响。

从上面的两个例子,我们就能对复杂度有更深入的理解了。

【深入理解复杂度】

复杂度是程序时间损耗和数据总量之间的变化关系,通常用 O(f(n)) 来表示,其中 f(n) 就是复杂度函数。

如果程序的时间损耗和数据量的关系是 t=c+n×b,也就是说复杂度函数为 f(n)=c+n×b。复杂度通常不关注常数,因为它是个固定的时间损耗,与输入的数据总量没有任何的关系。因此,复杂度函数 c+n×b 可以忽略常数 c 和 b,直接缩写为 f(n) = n,即第一个例子的复杂度为 O(n)。

如果程序的时间损耗和数据量没有关系,即 t=c,我们依然会忽略这个常数,直接用 O(1) 来表示。

复杂度的性质和代码结构

有时候,复杂度函数会非常复杂,例如下面的代码:

a = [1,2,2,3,4,5]
index_max = 0
times_max = -1
for i in range(len(a)):
 times_temp = 0
 for j in range(len(a)):
  if a[i] == a[j]:
   times_temp += 1
 if times_temp > times_max:
  times_max = times_temp
  index_max = i
result = a[index_max]
for k in range(len(a)):
 result += a[k]
print result

这段代码的任务是寻找出数组 a 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a[index_max],再计算出 a[index_max] 与数组 a 中所有元素的求和。

我们对代码进行走读。

  • 第 4~11 行,有两层 for 循环。我们具体算一下时间损耗,t(4~11行) = 6×[t(第4,5行)+t(6~8行)+t(9~11行)]。
  • 而程序的第 6~8 行,又是一个 for 循环,则有 t(6~8行) = 6×t(第6,7,8行)
  • 因此,整体的时间损耗为 t(4~11 行)= 6×[t(第4,5行) + 6×t(第6,7,8行)+ t(9~11行)] = n×n×b + n×c + n×d。

其中,n 为数组 a 的长度,即数据量;b、c、d 分别是第 6、7、8 行执行的时间,第 4、5 行执行的时间,以及第 9~11 行执行的时间,并且它们与输入的数据量无关,可以视作常数。

利用忽略常数的原则,则有 t = n2 + n + n = n2 + 2n;还可以继续忽略常数“2”,则有 t =n2+ n;根据数学中的平方公式,还有 t =n2 + n = (n + ½)2 - ¼。此时,仍然可以把与 n 无关的系数“½”和“¼”忽略掉,则有 t = n2。因此,程序的第 4~11 行是 O(n2) 的时间复杂度。

  • 而第 14~15 行,根据前面所学是 O(n) 的时间复杂度。所以,整个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(n2+n)。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刚刚平方公式的化简方法,得到最终的时间复杂度是 O(n2)。

从这个例子,我们可以发现,多项式级的复杂度相加时,可以选择高者作为结果。 例如,O(n2+n) 的时间复杂度,可以直接写为 O(n2)。

复杂度的性质都来自数学的推导,与此同时,复杂度的计算还与程序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。通常而言,一个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的代码的执行时间与数据量无关,复杂度就是 O(1);而对于 循环结构 而言,如果循环的次数与输入数据量的多少有关,就会产生复杂度了。

程序的三大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、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,如果忘了,可以复习一下 C 语言。

通常,一层循环的时间复杂度是 O(n);如果是两个循环的嵌套,时间复杂度是 O(n2);如果是三个循环的嵌套,则是 O(n3);依次类推。

利用数学来优化时间复杂度

设想一下,如果一段线上代码在输入变量很多的时候就会“卡死”,那么这一定是一款无法上线的系统。因此,时间复杂度的优化,是每个开发者必须具备的技能。

其实,时间复杂度的优化有很多办法。除了优化数据结构、优化代码结构、减少程序中不必要的计算等通用方法以外,还可以利用强大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时间复杂度的优化。

我们来举几个例子。

我们在开篇词中讲了一个异或的案例。在一个无序的数组中,只有一个数字 obj 出现了一次,其他数字都出现了两次,尝试去查找出这个出现了一次的 obj。绝大多数程序员的代码逻辑,应该都是设计两层 for 循环:一层遍历每个数字,一层计算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,直到找到 obj。

代码如下:

a = [2,1,4,3,4,2,3]
for i in range(0,len(a)):
 times = 0
 for j in range(0,len(a)):
  if a[i] == a[j]:
   times += 1
 if times == 1:
  print a[i]
  break

我们对代码进行走读:

  • 第 2 行,开始 for 循环,并把计数的变量 times 置为 0;
  • 第 4 行,嵌套了一个 for 循环;
  • 第 5 行开始,判断里外两层循环的值是否相等。如果相等,则 times 加 1;
  • 第 7 行,判断 times 是否为 1,如果为 1 说明 a[i] 在数组中只出现了一次,则打印并 break 跳出循环结束。

根据我们前面的结论,这段代码的复杂度是 O(n2),而且单独借助数据结构等思想已经很难再进行程序的优化了。

然而,如果从数学视角来看,这段代码就可以进行如下优化:

a = [2,1,4,3,4,2,3]
result = a[0]
for i in range(1,len(a)):
    result = result ^ a[i]
print result

在这里,利用了异或运算的性质:

  • 第一,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;
  • 第二,可以把相同元素计算为 0;
  • 第三,0 异或任何数字都是其本身。

这样,只要把数组 a 中所有元素都异或在一起,就得到了 obj。此时,只需要一层 for 循环,复杂度是 O(n)。

我们再看下面一个例子。输入一个正整数 n,求不大于 n 的所有偶数之和。例如输入 6,则输出 2、4、6 之和,为 12;输入5,则输出 2、4 之和,为 6。

这个题目的常规解法,是采用 for 循环,让 i 从 1 遍历到 n。如果 i 为奇数,则 continue;如果为偶数,则加到 result 变量中。不难发现,复杂度是 O(n),代码如下:

import sys
n = int(sys.argv[1])
result = 0
for i in range(n+1):
 if i % 2 == 0:
  result += i
print result

我们再从数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,你就会发现这是个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,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为 Lark20201204-175336.png

其中 a1 为首项,n 为项数,d 为公差,前 n 项和为 Sn。

利用这个公式,我们可以直接写出下面的代码:

import sys
n = int(sys.argv[1])
a1 = 0
d = 2
nn = n/2 + 1
print nn * a1 + 2 * nn * (nn - 1) / d

我们对代码进行走读。

  • 第 2 行,获得输入变量 n。
  • 第 3 行,求和的第一项,直接赋值为 0。
  • 第 4 行,公差 d 为 2。
  • 第 5 行,求项数。例如,输入 6,则项数为 0、2、4、6,6/3+1 = 4 项;输入 5,则项数为 0、2、4,5/2+1 = 3 项。
  • 最后第 6 行,调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,直接得到结果,运行截图如下:

Lark20201204-175339.png

这段代码的执行与输入数据量 n 毫无关系,因此复杂度是 O(1)。

同样的道理,等比数列求和的代码,如果用计算机程序开发的思想,是需要一个 for 循环在 O(n) 复杂度下完成计算的。但借助等比数列求和公式,你只需要 O(1) 的复杂度就能得到结果。在这里,我们作为课后习题不再赘述。

小结

复杂度是程序开发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了。时间复杂度衡量的是程序执行时间与数据量之间的关系。在计算复杂度的时候,通常常数是可以被忽略掉的。如果是多项式的求和,通常只保留最高次幂一项,其他都可以省略。

复杂度与代码结构息息相关。for 循环嵌套的越多,复杂度就会越高。如果你的数学知识非常渊博,从数学的角度来降低代码复杂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最后,我们留一个练习题:输入一个正整数 n,求不大于 n 的所有 2 的正整数次幂的数字之和。例如,输入 17,则输出 1+2+4+8+16 = 31;输入 8,则输出 1+2+4+8 = 15。你可以尝试两种方法来开发,分别是 O(n) 复杂度的 for 循环,和 O(1) 复杂度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。